Articles

通用設計與無障礙設計、人因設計、社會設計三者的差異
*articles concept

通用設計與無障礙設計、人因設計、社會設計三者的差異

通用設計和無障礙設計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考量的「對象」範圍不同。無障礙設計考量的的對象是身障使用族群,但通用設計除了身障者之外,也考量其他使用族群,如老人、孕婦和小朋友等。人因設計主要是考量使用者的「人體工學」,而社會設計則是以設計來解決社會問題。
Read More
2 Replies
自助操作系統應滿足新手與熟手的需求
*articles interface kiosk

自助操作系統應滿足新手與熟手的需求

很多民眾經常在自助操作機器或系統(Kiosk)前「卡關」。一個良好的自助操作系統必須滿足初次使用、相當熟悉、有過類似操作經驗等所有使用者的需求。因此,介面設計是否有做到「通用使用性」便顯得重要。
Read More
2 Replies
「讓大家都可以用」很重要
*articles product public-place

「讓大家都可以用」很重要

我們生活中其實有很多情況,都會讓人產生短暫的行動不便或感官失能。例如拉著行李箱、扛著腳踏車、推著娃娃車,跟乘坐輪椅無法爬樓梯、必須靠輪子與斜坡才能移動的人有點像。通用設計對每一個人都有幫助。
Read More
考量視障者行走的安全
*articles public-place traffic

考量視障者行走的安全

我們的生活環境經常出現各種障礙物。如隨意停放的汽機車、騎樓的堆積物、人行道的凸出物,明眼人若不小心都可能會撞上,更別說視障者該如何閃避。重要的交通和動線標示必須考量視障者的行走安全。
Read More
3 Replies
門牌設計的通用設計考量
*articles visual design

門牌設計的通用設計考量

提到門牌的使用族群,大家可能會先想到郵差,但郵差通常做久了便會很熟悉工作範圍的地址與住家。反而是初來乍到的訪客,很仰賴查看門牌。門牌屬於說明性標示,文字資訊不宜過多,文字大小必須將觀看距離納入考量。
Read More
3 Replies
同時滿足不同使用族群的需求
*articles elderly public-place

同時滿足不同使用族群的需求

在推動無障礙設計時,不同需求可能會產生衝突或矛盾,如「導盲磚」可能影響輪椅使用者。其實,如果在設計初期就導入通用設計,同時考量輪椅使用者與視障者的需要,就能發展出兩全其美的作法。
Read More
為老年生活預作準備
*articles concept elderly

為老年生活預作準備

透過老年人的模擬體驗,可以了解老年人的行為能力受限情況,並留意生活環境的設計與服務,未來在迎接老年生活之前,在居家環境或生活器具,都能事先做好適當的規劃。
Read More
3 Replies
對「輔具」的正確認知
*articles concept product

對「輔具」的正確認知

「輔具」並非身障者、老年人或病患才會用到,一般人在生活中也常會有使用輔具的需求,例如近視眼鏡和開罐器,提升生活的便利性。而輔具設計導入通用設計可提升美觀、避免凸顯病徵。
Read More
想改變對方要先換位思考
*articles concept

想改變對方要先換位思考

想要說服不同意見的人,可能要先懂得「換位思考」。「路上觀察」是指針對路上的某一事物進行大量的觀察,洞察出該事物的一些脈絡。練習觀察與換位思考,可以展開改變。
Read More
長照2.0的服務與未來
*articles elderly reference

長照2.0的服務與未來

你知道什麼是「長照2.0」嗎?誰可以使用長照服務?長照服務的內容有什麼?怎麼申請和使用長照服務?使用長照服務要付費嗎?讓我們來了解長照2.0的現在與未來。
Read More
高齡化社會需要更友善的步行環境
*articles elderly traffic

高齡化社會需要更友善的步行環境

近年來,許多地方政府也積極進行「騎樓整平」工作,但仍有部分問題存在。另外,大眾對於騎樓或道路的使用應有正確觀念,不擺放交通工具或私人物品,避免影響行人通過。
Read More
國際化服務及友善觀光
*articles public-place

國際化服務及友善觀光

好的觀光體驗一定要搭配好的國際化服務或通用「語言」。在以觀光為發展重心的城市常會出現國際語言-英文,但,但英文和當地語言應該如何搭配才顯得不冗長或複雜?另外,除了英文,還能用什麼?
Read More
友善高齡服務空間的作法
*articles elderly

友善高齡服務空間的作法

通用設計工作室提出的「友善高齡服務空間健檢表」,包括出入口與大門、動線與走道設計、樓梯與升降設備、使用者身體狀況、人員服務態度、服務流程與表單設計、附加服務價值七大項。常為不同場域或店家進行現地輔導。
Read More
使用者需求比數據重要
*articles concept visual design

使用者需求比數據重要

門要多寬才能方便輪椅使用者通行?字要多大才方便長者觀看?在進行設計前,必須先理解根本的問題,遇到不同情況,能產生比較好的做法去因應,在尺度上也較不受限,能做出更適切與美觀的設計。
Read More
校園導入通用設計的重點
*articles campus

校園導入通用設計的重點

面對高齡少子化社會來臨,校園將不再只是孩童學習的環境,樂齡學習、長者運動、老幼共用或社區照護,都可能會是將來的應用方向。因此,校園無障礙環境應導入通用設計,考量到更多的使用族群,以增加空間的利用效能與轉型可能。
Read More
通用介面同時滿足新手與熟手
*articles interface

通用介面同時滿足新手與熟手

將所有使用者都當作新手來看待,熟練或專家使用者老是在重複操作,花費過多時間是否恰當?新手與專家使用者的操作需求往往相反,如何同時滿足兩者,是通用使用性的挑戰之一。
Read More
2 Replies
視覺以外的感官洞察力
*articles sense

視覺以外的感官洞察力

透過五感減一的訓練,能讓小朋友或青少年跳脫固有的思考及觀察方式,未來在做任何事情時,可以多想想不同感官能力的人,盡可能顧及不同感官能力的使用者,創造更多通用設計與服務。
Read More
1 Reply
共融公園的好處
*articles public-place

共融公園的好處

國外有許多公園,除了有身障兒童可以玩的遊具,也有大人和長者可以參與或使用的設施,一次滿足所有民眾休閒玩樂的需求。如此的設計較罐頭遊具更能激發兒童創造力,也能讓兒童有更多的感官體驗及家人互動機會。
Read More
輪椅使用者的模擬體驗
*articles public-place

輪椅使用者的模擬體驗

若沒有透過親身經歷或模擬體驗,我們真的很難體會不同身體或感官能力的人,日常生活中遭遇到多少困擾與不便。透過不同使用族群的模擬體驗課程,能對不同使用者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更有掌握,也較能關注其需求。
Read More
設計應顧及使用者心理感受
*articles public-place

設計應顧及使用者心理感受

每一個場域可能會有不同身份、身心狀態和能力的使用者,他們各自面對的問題與困難也可能很不一樣。而心理層面的需求很容易被忽略,但受傷或生病的人,往往更需要細心關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