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代的設計需要同理心與換位思考

照片中有兩個遙控器,上面的電視遙控器有很多實體按鍵,下面的Apple TV遙控器上面只有六個實體按鍵,操作時要搭配電視螢幕中出現的虛擬按鍵

想像一款全新、有螢幕的3C產品,同時交到一個學齡前小朋友、一個年輕人和一個老人家手中,大家會分別做些什麼?

學齡前的孩子,可能理所當然就伸手滑開螢幕。年輕人可能會在打開螢幕後開始尋找虛擬按鍵,老人家則是想先弄清楚實體按鍵在哪裡。不同世代從小接觸的事物不同,在使用工具時的直覺反應和習慣也不一樣。

面對一個新產品,不同人的認知與學習能力多少都會有差異。如果一項設計與服務想要讓各個世代的人都能夠輕鬆使用,就不能忽略這些習慣與背景。

小朋友正用手指滑動手機螢幕
現在的學齡前兒童看到有螢幕的3C產品,多會直接用手指滑滑看。

在現今社會,擁有「跨領域」專業常是許多企業尋找人才的加分條件,經營「斜槓」人生也成為許多人追求的目標。有些人大學選唸工程,碩士改讀設計,有些人文背景出身的人,則是嘗試進入科技業工作。不論是透過求學或工作環境,選擇一路都在同個領域鑽研或就業的人相較從前,確實比較少了。跨領域的好處很多,可以從比較多角度去思考,產生創意或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可能有所提升。

淺顯易懂方能傳遞,善用比喻較好溝通

在現今社會,擁有「跨領域」專業是許多企業尋找人才的加分條件,經營斜槓人生也成為許多人追求的目標。有些人大學選唸工程,碩士改讀設計,有些人文背景出身的人,則是嘗試進入科技業工作。不論是透過求學或工作環境,選擇一路都在同個領域鑽研或就業的人相較從前,確實比較少了。跨領域的好處很多,可以從比較多角度去思考,產生創意或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可能有所提升。

知識和技能的傳遞,對於能理解不同世代與不同背景的人也很重要。而各種知識要能傳遞與累積,各項專業要能傳承與創新,首要條件都是要「淺顯易懂」。唯有讓學習的門檻降低,才能提升學習者的信心。另外,透過日常生活的共同經驗作比喻也是一種比較容易「溝通」或「說明」的方式。

舉例來說,在網站開發的領域,有一個專有名詞:響應式網頁設計(RWD,Responsive Web Design)和自適應網頁設計(AWD,Adaptive Web Design )。很多人可能分不清楚兩者的差異。就算能google找出兩者的定義與說明,可能還是一知半解。這時候,具備網頁設計專業的人若能善用比喻,就比較容易讓非專業者理解。以下是兩者的定義與朋友提供的說明,大家不妨比較一下,就能感受到運用生活經驗做說明的好處。

定義:響應式網頁設計(RWD)是可以讓網頁自動適當顯示於各種不同裝置,包括桌機、手機與平板等。自適應網頁設計(AWD)是針對不同裝置分別給予不同的網頁呈現。

朋友:響應式網頁設計(RWD)是單純針對不同的畫面寬度都可以適當的呈現。自適應網頁設計(AWD)則是除了針對不同畫面寬度,還可以針對什麼樣的設備,給予更適當的呈現,像iOS跟Android設備,縱使畫面一樣寬,也可能針對設備的特性,給予不一樣的呈現與體驗。

同理心與換位思考是理解對方的開始

要理解不同世代的人,不是等自己到了那個年紀,要了解不同知識背景的人,也不是一定得去旁聽各個科系、從事各行各業。透過細微的觀察與訪談,還是有機會了解不同領域與族群的想法與經驗。不論是跨世代或跨領域的理解,最基本的態度是要先有同理心,並以「換位思考」的方式,從對方的角度去思考,才能更貼近其想法。關於換位思考的部分,也可參考〈想改變對方要先換位思考〉一文。

原始來源:天下獨立評論 余虹儀專欄 「設計如何跨世代?同理心與換位思考,是理解的開始

此文正式取得「獨立評論@天下」授權刊登

相關閱讀:〈不同使用族群模擬體驗〉、〈「讓大家都可以用」很重要

通用設計與無障礙設計、人因設計、社會設計三者的差異

低底盤公車上除了有無障礙符號,還有推著娃娃車的人、老人、孕婦和攜帶大件行李者的圖示

推廣通用設計多年,最初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通用設計與無障礙設計有什麼不同?為了讓更多人清楚知道通用設計不等於無障礙設計,且兩者都有需要落實,我幾乎每場演講都會特別說明這部分。

不過我也發現,設計相關科系的學生常問:「通用設計和『人因設計』有什麼不一樣?」而近年來因為越來越多人關注社會設計,也出現許多社會企業。因此,又有些人會想知道:「通用設計和『社會設計』有什麼不一樣?」

在這篇文章中,我就試圖一次回答:通用設計、無障礙設計、人因設計和社會設計,到底有什麼不一樣?通用設計到底「是」什麼,又「不是」什麼呢?

無障礙設計:重視的是「身障者」

通用設計和無障礙設計主要的不同,在於「對象」和「面向」。無障礙設計考量的,主要是身障使用族群,但通用設計除了身障者之外,也考量其他使用族群,如老人、孕婦和小朋友等。

無障礙設計為身障使用族群消除障礙,通用設計則考量所有使用族群的需要。

生活環境中多數的無障礙設計可能有考量到輪椅使用者,但視障、聽障、肢障與認知障礙等其他身障使用者的需求卻常被忽略。而通用設計考量的對象,也有包括這些使用族群。

另外,無障礙設計著重在功能改善,致力消除障礙;而通用設計不僅考量所有使用者能否使用,也在意使用者是否能打從心裡接受該項設計。因此除了實用度,還會考量設計的美感、使用者操作的舒適度和使用的心理感受等。

然而,通用設計雖可幫助到大多數使用者,仍有些特殊需求,需要靠無障礙設計來輔助,故兩者缺一不可。但無障礙設計可以導入通用設計觀念,讓輔具更美觀、更舒適、避免突顯使用者病徵,考量到使用者心理感受,提升使用意願等。

像一般椅子外觀的便盆椅便是導入通用設計觀念,顧及使用者心理感受,訪客也不覺尷尬。

人因設計:重視的是「人體工學」

至於人因設計,考量的主要是使用者的「人體工學」,希望讓使用者以最適當的姿勢或動作去使用,物件的尺寸也要顧及使用者操作時的身體尺寸。

例如,人坐在椅子上,「人因設計」的椅子需要考量椅面距地高度、深度與舒適度等,讓人可以用最舒服的姿勢坐在上面,腳不應該懸空,膝蓋也不該高於大腿。然而,人因設計比較像是設計的基本原則,通用設計則是還要考量到不同身體尺寸的使用者,或許是一張可調整椅面高度的椅子,讓不同腿長的人都能坐得舒服。

社會設計:以設計解決社會問題

社會設計簡單來說,就是以設計來解決社會問題。而社會問題很多,不論是全球暖化、空氣污染、環境破壞、貧富差距或資源不均,只要是能透過設計解決任何一種社會問題,都是一種社會設計。

從這個角度來看,通用設計考量一些特殊使用族群的需求,從同理心去進行設計,提升所有使用者的自主能力,在高齡化社會解決了一些長照問題,自然可謂是一種社會設計。但兩者的設計重心還是不太一樣,通用設計是以「使用族群需求」為主要目標,社會設計是以「社會問題」為主要目標。因此,不能說社會設計等於通用設計,也不能說社會設計是一種通用設計。

原始來源:天下獨立評論 余虹儀專欄 「說到底,什麼是通用設計?

此文正式取得「獨立評論@天下」授權刊登

為老年生活預作準備

透過生活中的物品進行老年人模擬體驗

提到為老年生活預作準備,很多人都會先從財務管理、退休計畫等經濟層面著手。但老年生活不能只考量物質的滿足,更重要的是身心的健康。而身心健康的基礎若能從年輕時期就建立,對老年時期所經歷的生心理變化能提早有所認知,面對老化的種種挑戰,能減少手足無措的情況,甚至對老年生活會有更高的自主意識與能力。

因此,建議不妨在年輕或中年時期,透過老年人模擬體驗、常見病症的理解與預防這兩種方式,為老年生活預作準備。

模擬體驗,了解老年人的生活挑戰

透過老年人的模擬體驗,可以了解老年人的行為能力受限情況,以及因此產生的生活挑戰,並開始留意生活環境的設計與服務,未來在迎接老年生活之前,不論是在居家環境,或是生活器具等方面,都能事先做好適當的規劃。對於老化會帶來的生理變化,包括握力不足、手腳關節不靈活與肌力退化等情況也會較有感,可進行相關的訓練,降低老化帶來的影響。

老年人模擬體驗可了解老年會面對的行為不便與生活挑戰。

了解老年常見病症,做好生心理準備

很多人等到年紀大了,生病了,才對一些老年人常見病症如糖尿病、高血壓與失智症等有初步理解,屆時很多生活及飲食習慣都已經很難改變。如果在青壯年或中年時期就能對這些病症有所認知,不僅可預作防範,真的發生初期病徵時,也能儘早發現與掌握。例如心肌梗塞與中風等急性症狀都有其黃金救援時間,若能自我留意,早一點發現徵兆或求援,或許送醫後的結果會大不同。

另外,目前尚無法根治的失智症不僅會降低患者的行為能力,認知能力受到的影響更大,甚至會慢慢失去自主能力。若能在老年之前培養記事習慣,甚至運用一些工具,如常用物品擺放在固定位置,每天應處理事務寫在便條紙上,或是透過手機拍照等方式避免遺忘。這樣一來,即使年紀大了,記憶力逐漸退化,也能自我掌握日常生活事務。

用手機拍照做紀錄,將來遺忘時可藉此回想。

準備不僅為了自己,也為了家中長者

很多人或許會覺得,自己離老年還很久,有必要在年輕時期就開始為老年生活預作準備嗎?然而,對老年人的身體狀態、行為認知、心理感受、常見疾病、生活環境與飲食需求等有所了解,不只是為了老年的自己能健康老化,也可以因此同理家中長者的生活困擾,並進一步思索如何改善居家環境、選擇通用設計商品、提供身心健康關懷與老年疾病預防知識等,讓老人家降低生活意外與健康風險。

原始來源:天下獨立評論 余虹儀專欄 「變老之前,你準備好了嗎?

此文正式取得「獨立評論@天下」授權刊登

相關閱讀:〈不同使用族群模擬體驗〉、〈想改變對方要先換位思考

對「輔具」的正確認知

萬用開瓶開罐器

每個人都有需要幫助的時候

很多人沒有意識到,我們每個人都經常需要幫助。即使是年輕力壯的人,也會有需要他人幫忙或物品輔助的時候。例如,當雙手溼滑,無法打開喇叭鎖的門把時,需要有人幫忙開門;不只輪椅使用者,推娃娃車和攜大件行李箱的人也需要經過捷運較寬的閘門。

推娃娃車和攜大件行李箱的人也會需要較寬的閘門通行。

不只老年人或身障者需要輔具

同樣的,也有很多人對「輔具」的認知,是身障者、老年人或病患才會用到。但一般人在生活中也經常會有使用輔具的需求,甚至有些輔具已經很普及了。比如作為矯正視力輔具的眼鏡,已經成為不少人的日用品;而開罐器這種輔具也是家庭必備,增加了生活的便利性。

最早作為輔具的開罐器,現在已成為日用品了。

然而,正因為很多人覺得輔具是失能者才需要,導致錯過一些「預防甚於治療」的時機點。例如,通常要到了家中有行動不便、無法自己洗澡的人,家屬才會買「洗澡椅」,方便讓他們坐著,由看護或家人幫忙洗澡。但其實健康的老人及孕婦也非常需要使用洗澡椅,因為他們都是跌倒後,身體狀況較容易產生嚴重後果的族群。若是這些族群及其家屬有此認知,便能降低意外發生的機率。

輔具設計應多注意美觀及舒適度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明明有需求的人,會排斥使用某些輔具或醫療用品,更不用說認為自己「沒那麼需要」的人。這部分就得從輔具和醫療用品的設計談起。大多數輔具和醫療用品都著重產品功能或醫療功效,而忽略了外觀美觀與使用舒適度,加上經常凸顯病徵感,讓使用者感受不佳,自然不願使用,就算是不得不用的人,也可能影響自尊。

例如,有些老人家不願意拿拐杖走路,主要是使用拐杖象徵年紀大、老化等,所以寧願拿雨傘來代替拐杖做支撐。有的雨傘設計就特別在底端處加寬,讓傘直立時也有拐杖的支撐功能,但畢竟還是無法完全取代拐杖,長期不當使用,甚至可能讓老人家的行走能力每況愈下。奇怪的是,像卓別林的柺杖,為什麼不會讓大家聯想到年紀大,而被認為是紳士的象徵?或許,如果拐杖的設計能更有質感,甚至如眼鏡一般成為時尚配件,也可以改變老人的接受度與大眾觀感吧!

改造後的雨傘仍無法取代拐杖。

輔具設計應考量使用者心理感受

輔具與醫療用品的使用者,經常是已失去某些能力或是正遭受病痛折磨的人,因此,我們更需要將使用者的使用感受納入考量。不論是在輔具的設計和行銷方式上都應該特別注意,才能提升使用者使用輔具的意願,帶給他們更多的關懷與安全感 。甚至如果能在設計上讓更多人覺得「用這個東西不錯」,有需要的人也不會那麼排斥了。

很多方便、好用的產品,最初都是針對感官或行為能力較差的人,提升他們使用的便利度而設計的,一般人使用起來自然就更輕鬆。因此,在進行設計及環境的規劃服務時,若能發掘更多使用族群的需求,解決他們的不便,不僅能提升設計的包容度,也能擴大市場、讓使用者更滿意。

原始來源:天下獨立評論 余虹儀專欄 「需要幫助並不丟臉!讓更多輔具坦然走入生活

此文正式取得「獨立評論@天下」授權刊登

想改變對方要先換位思考

有兩個人坐在低矮的花圃旁

日前的公投結果,有人滿意、有人不滿意,但民主社會包容所有的聲音,也尊重所有人的選擇。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聲音被聽見,自己的選擇被認同,要怎麼做呢?

很多時候,要說服不同意見的人,需要的可能不是知識、理論或真相,而是「換位思考」。如同〈我們想要的不是冰冷的醫療場所,而是一個「像家的地方」〉這篇文章所提及的:一個安養中心的業者,勢必希望每一位入住者都可以住得長久,而「一個像家的地方」,才可能讓人願意住下來。這正是設計師能說服業者,也能堅持設計的一個切入點。

想改變社會,必須說大眾語言

看了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今年的畢業作品,主題有很多社會議題和自我探索,其中好幾組作品都很完整、有創意,而且是直接實作,甚至思考了永續的可能性。例如,倡議白海豚保育及捐款認領垃圾量的「生存遊戲」、希望大眾正視憂鬱症患者的「熊熊鬱見你」、探討與正視孤獨的「獨白」,以及更多飼主了解貓狗行為問題,以減少棄養的「浪」都很棒!

這些學生發揮自己所學,透過資訊系統化或圖像化,再加上數位行銷的方式,呈現一些重要但鮮少被重視的議題。除了凸顯這些議題的重要性,發現學生多會透過資料搜集、相關人物訪談等方式去釐清或求證,而非以自己認知的知識進行宣導。另外,有些比較複雜或冷門的知識,學生也會採用繪本、圖像化等比較吸引人的方式來表達,讓大眾可以快速理解與吸收,進而支持一些觀念或議題。

學生作品「浪」點出棄養問題與主人不了解貓狗行為的關係。

想改變城市,從路上觀察開始

除了透過資訊與知識的整理分析、行銷擴散來傳遞一些社會議題,讓更多人接觸與關注,也可透過觀察的方式來發掘生活問題、找出根本原因,進而改善我們的生活環境。透過「路上觀察」的累積,可以轉化為城市創新的能量,讓我們的社會環境更美好。

「路上觀察」是指針對路上的某一事物進行大量的觀察,透過記錄、整理與分類等方式,洞察出該事物的一些脈絡。例如,大量觀察城市中的樹木,便會發現樹木經常穿過建築物或撐破人行道磚,這顯示出城市的樹木普遍生長空間不足。

城市中有很多樹木穿過建築物生長著。

另外,觀察也不限於具體的事物,有時候觀察城市中人們的行為,也可以發現一些生活環境的問題。例如,觀察城市中人們的「坐」,便會發現有些人自備「可以坐的椅子」,也有人「坐」在花圃邊,這些現象都顯示出城市的暫歇設計或休憩座椅非常不足。

長者自備可坐的推車出門。
兩個人坐在低矮的花圃旁邊休憩。

改變,誰都可以,只要有心

不論是誰,只要有心,都能改變生活、改變社會、改變城市。也許展開一天的無塑生活,或是夏天來場省電大作戰,或者,開始在自家社區進行路上觀察,即使是小範圍的發現與洞察,都是很不錯的「改變的起點」。

原始來源:天下獨立評論 余虹儀專欄 「更好的社會有多遠?想改變對方,必須先換位思考

此文正式取得「獨立評論@天下」授權刊登

相關閱讀:〈跨世代的設計需要同理心與換位思考〉、〈不同使用族群模擬體驗〉、〈為老年生活預作準備

使用者需求比數據重要

遊客中心的說明地圖

在推廣通用設計的過程中,常被問到一些數據:住宅設計,到底門要多寬才能方便輪椅使用者通行?視覺設計,到底字要多大才方便長者觀看?

很多時候,不是不能回答數據,而是希望對方能理解根本的問題。如此一來,遇到不同情況,也可能產生比較好的做法去因應。

門到底要多寬?

事實上,無障礙法規訂有明確的尺寸。以廁所來說,門寬要能讓輪椅使用者通行,不得小於80公分,裡面的空間要能讓輪椅使用者迴轉,迴轉空間的直徑不得小於150公分。若能做到上述的設計很好,但在地狹人稠、寸土寸金的大都會,很多地方做起來會很困難,有沒有其次的方案呢?特別是居家空間,如果真的要以這樣的尺寸去規劃,坪數不多的家,廁所可能就佔去頗大的空間。

然而,居家空間的設計,最需要考量的使用者就是居住者本身。因此,可依居家或室內常用的輪椅寬度去設想門寬。另外,若將門與馬桶的動線做成同方向,或是加大門寬,盡量利用門外的空間進行迴轉,輪椅使用者也可以不必在廁所內進行迴轉。甚至可以將洗手台設置在廁所外,讓其在廁所的移動更順暢。

字到底要多大?

字到底要多大?這個問題其實和「門到底要多寬?」一樣,當然是越大越好,但視覺和移動空間都不可能是無限大,且美感也是需要注重的,只能在做得到的範圍內盡量加大或加寬。而文字大小主要和視覺設計的位置和動線有關,除了要考量觀看者的視力,觀看的角度、視野與情境,以及空間的照明都會有所影響。

因此,在表單、空間指標或交通號誌上的文字需求是截然不同的,甚至設計不該只聚焦在字的大小,包括材質是否會反光、陽光照射下或夜晚照明不足是否能看得清楚、色盲患者是否能辨視等等也是需要考量的。

指標採用會反光的材質
指標採用會反光的材質,不利於辨識。

提供外國人使用的窗口,英文字卻設計得比中文字小
提供外國人使用的窗口,英文字卻設計得比中文字小?

遊客中心的說明地圖設在太低的位置
遊客中心的說明地圖設在太低的位置,也讓人很難觀看。

理解根本原因,才不會被數據綁架

依據無障礙法規,在無障礙廁所設置鏡子時,鏡面底端與地板面距離不得大於90公分,鏡面的高度應在90公分以上。這樣的設置主要是為了讓輪椅使用者可以照得到鏡子。若是廁所有安裝連身鏡,或是可傾斜角度的鏡子,就不必受上述尺寸的限制,也能達到相同目的。

當我們理解設計的根本原因,通常是使用者需求,就能進行更有彈性的規劃,在尺度上也較不受限,能做出更適切與美觀的設計。

原始來源:天下獨立評論 余虹儀專欄 「數據的迷思:與其死板規定,不如看見真實的需要

此文正式取得「獨立評論@天下」授權刊登

相關閱讀:〈門牌設計的通用設計考量〉、〈考量視障者行走的安全〉、〈為使用者優化服務、提供重要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