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臺北設計城市展」通用設計展區

由左至右的展版介紹是循序漸進的

通用設計展區顧問內容

擔任「2014臺北設計城市展」通用設計展區的策展顧問,提供展覽規畫之方向及建議。

通用設計展區顧問重點

此展區以推廣通用設計觀念為目的,加上通用設計即是注重所有使用者需求的設計觀念,故策展以觀者角度出發,掌握以下五個重點:

通用設計觀念說明展板
展覽一開始先介紹通用設計觀念,再透過視覺、互動和體驗設計逐步加深觀者印象。

1. 傳遞正確的通用設計觀念

在傳遞通用設計觀念時,希望讓參觀者知道通用設計並不影響美學,亦即符合BUD(Beautiful Universal Design)。並能理解無障礙設計與通用設計有何不同,以及無障礙設計導入通用設計有何助益。

2. 讓參觀者有機會感同身受

在現場進行不同使用族群的模擬體驗,設計互動體驗設施,讓參觀者藉此對其他族群產生關懷及同理心。

3. 注重展覽的邏輯性與順暢度

讓參觀者能有循序漸進的理解,並注重各種面向的整合。在介紹順序上,先陳列看得見,再呈現看得懂的視覺設計案例。

4. 以生活案例讓參觀者有所感

在不同面向的通用設計,盡量以生活中容易看見的設計與容易遇到的困擾做為案例,讓參觀者容易理解,並了解通用設計的重要性。

5. 讓參觀者也成為觀念傳遞者

展覽內容豐富多元,參觀者不一定能記住所學到的新知識。將通用設計基本觀念與原則做成展覽紀念品(可愛插畫與圖說的小紙),吸引參觀者帶走,可留存閱讀,也可向家人朋友分享此觀念。

通用設計展區顧問成果

可調整螢幕上文字及背景顏色的互動式裝置
可調整螢幕上文字及背景顏色,並可加上青光眼、飛蚊症、白內障和黃斑部病變的互動式裝置。

透過文字與背景,以及可選擇不同視覺障礙效果的互動設計,讓參觀者了解文字與背景即使強調對比清楚,也可採用兼具美感的配色。

兩張沙發,一張很軟,一張很硬
在展場放置兩張外觀一樣的沙發,但其中一張很軟,另一張很硬。

以一張較硬、一張較軟的沙發,讓進行模擬體驗的參觀者感受到老人和孕婦較難從很軟的沙發自行起身。

由左至右的展版介紹是循序漸進的
讓觀者先了解視覺的通用設計,再感受資訊的正確性及理解性。

考量展覽的邏輯性與順暢度,在介紹的順序上,強調通用設計應先求看得見,如文字大小(視覺設計)等,再求看得懂,如資訊的正確性及理解性(資訊設計),從觀看到體驗(空間設計)。

左邊的居家擺設是一般人看到的色彩,右邊的居家擺設,物件一模一樣,但色彩是色盲的人所看到的色彩
左邊的居家擺設是一般人看到的色彩,右邊的物件一模一樣,但色彩是色盲的人所看到的色彩。

透過相同的居家擺設,模擬陳列出色盲患者所看見的狀態(圖中右方),讓參觀者感受一樣的生活場景,不同視覺障礙者看到的畫面卻大不同。

以可愛的圖文繪製通用設計重要觀念及原則在一張張小紙上
將通用設計重要觀念及原則,以可愛的圖文繪製,做成日曆形式,讓觀者可撕下來帶走。

除了認識通用設計,還希望大家可以落實通用設計觀念在生活及工作上,讓世界變得更美好!讓參觀者帶些什麼(知識、同理心…)回家吧!

相關閱讀:〈進用身障者的好處多多

高齡化社會與通用設計趨勢

公車的博愛座上坐著一個年紀很大的婆婆

通用設計是高齡化社會必然的趨勢

高齡化社會來臨,社會上需要照顧的人增加。而少子化的衝擊,讓照顧人力明顯不足。根據內政部人口結構統計資料顯示,台灣自1993年起邁入高齡化社會,2011年底,65歲以上老人已達10.9%。因此,看似屬於弱勢或少數的身障者與高齡者,在未來將會變成「絕大多數」。人口老化帶來的影響,早已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了。

公車的博愛座上坐著一個年紀很大的婆婆

高齡化社會來臨,加上少子化的衝擊,照護人力明顯不足。社會很需要通用設計提升老年人的自立能力。

通用設計考量所有使用者

1980年代,美國倡議身障者人權,並著手制定相關法案。在此背景下,產生了通用設計(Universal design)的概念。除了身障者,還有其他行動不便者,如孕婦和老年人也有相同或類似的需要。而「通用設計」便是希望產品及環境的設計都應該盡量考慮到所有的使用者,不需要透過修改或特殊設計,讓使用者去適應或使用,也就是設計應讓更多族群都可以使用。

通用設計有其市場潛力

此外,每個人都有社會參與的需求,即使年紀增長、能力退化也希望有獨立性。通用設計能提升使用者的自主能力,並保有其尊嚴。在高齡化社會將是必然的趨勢。加上銀髮族的高購買力與人口比例上升,各項產業自然無法忽視這類產品的需求與廣大市場。了解通用設計之後,也能明白很多使用族群都會有需要幫助的時候。即使健康的人也可能會有輔具需求,像是不同使用習慣的左撇子,或是很怕跌倒的孕婦、健康長者等等。

相關閱讀:〈友善高齡服務空間健檢_現地輔導〉、〈友善高齡服務空間的作法〉、〈高齡化社會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