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障礙的種類與困擾

一個互動設計的介面搭配螢幕,可以模擬白內障、青光眼、飛蚊症和黃斑部病變視覺障礙所看到的畫面

2019年中秋節的前一晚,在打羽毛球的過程中,不小心被夥伴的球拍打到右眼。歷經了漫長的急診等候及處理過程,確定沒有傷到視力,算是不幸中的大幸。然而,在前往醫院途中,或在急診室外候診時,我真真實實體驗到了視障者的不便。

因受傷暫時拿下隱形眼鏡的我,一眼近視700多度,另一眼因腫脹而幾乎睜不開,即使有人攙扶,前方也都沒有任何人、物品或障礙阻擋,我也發現自己不太能放心前進。平時走路算快的我不得不小心翼翼的緩步向前,似乎一切習以為常的生活,都變成了慢動作。

你知道嗎?兩眼視差超過200度,就會影響生活

受傷第二天,右眼已經可以微微張開了,但主要還是仰賴戴上隱形眼鏡的左眼在看東西。很明顯可以感覺到,自己對距離感的掌握變得比較不精準,很容易撞到房中的桌椅、電風扇;也發現兩眼視差太大,不論看近看遠,都有些許模糊感,對焦需要多費點神。

眼科醫生表示,兩眼視差只要超過200度,就會影響生活了!受過傷的眼睛也較容易產生飛蚊症、青光眼等病變,需要定期追蹤檢查,平時還要多留意看東西是否有模糊或產生黑影等現象,一有異狀應立即就醫。

視覺設計該考量的各種觀看情況

在進行視覺設計時,設計者想像的主要觀看者,大多是一般視力正常的人。然而,有視覺障礙的人其實不在少數。

近視和老花,某程度都算是視覺障礙,只是可以透過眼鏡矯正;但白內障、飛蚊症、黃斑部病變、青光眼、色盲和色弱等障礙,則較難單純透過輔助改善。很多人對於視覺障礙者眼中看到的世界不太了解,也難以想像,為了讓更多民眾能認識不同的視覺障礙,2014年台北設計城市展的通用設計展區曾設計一個互動裝置,可調整螢幕上的文字大小與背景顏色的對比,也能選擇不同視覺障礙進行模擬畫面。

台北設計城市展通用設計展區的視覺互動裝置,希望讓參觀民眾關注更多視覺障礙者的視覺設計需要。

由於現代人長時間觀看電視、電腦與手機螢幕等3C產品,不僅近視孩童和高度近視人口的比例越來越高,白內障患者的人數也快速增加,眼睛病變患者的年齡層更是逐漸下降。預防甚於治療,除了避免用眼過度,定期檢查眼睛之外,對於各種視覺障礙也要有基本的認識。

不同視障者的不同需求

很多人少有與視障者相處的經驗,對於如何和視障者相處,要注意哪些事,常常一知半解。

在引導視障者時,協助者應伸出手臂供他們扶握,而非抓或推他們。如遇見導盲犬或服務犬,除非被賦予權限,否則也應避免與狗狗互動。另外,青光眼患者是周邊視野被遮蔽、看不清楚,與他們對話時要避免站在兩側;黃斑部病變患者則是中心視野被遮蔽,與他們對話應避免站在正前方。

最左邊螢幕呈現的是模擬黃斑部病變患者所看到的畫面。

總之,不是只有全盲的人才是視障者,各式各樣的視覺病變也都需要不同的協助。藉由通用設計考量到不同群體的需求,也能使更多人在社會上便利生活。

原始來源:天下獨立評論 余虹儀專欄 「視障者不是只有盲人!從一次受傷,體會到通用設計的重要

此文正式取得「獨立評論@天下」授權刊登

相關閱讀:〈考量視障者行走的安全〉、〈視覺以外的感官洞察力〉、〈五感減一洞察訓練

通用設計與無障礙設計、人因設計、社會設計三者的差異

低底盤公車上除了有無障礙符號,還有推著娃娃車的人、老人、孕婦和攜帶大件行李者的圖示

推廣通用設計多年,最初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通用設計與無障礙設計有什麼不同?為了讓更多人清楚知道通用設計不等於無障礙設計,且兩者都有需要落實,我幾乎每場演講都會特別說明這部分。

不過我也發現,設計相關科系的學生常問:「通用設計和『人因設計』有什麼不一樣?」而近年來因為越來越多人關注社會設計,也出現許多社會企業。因此,又有些人會想知道:「通用設計和『社會設計』有什麼不一樣?」

在這篇文章中,我就試圖一次回答:通用設計、無障礙設計、人因設計和社會設計,到底有什麼不一樣?通用設計到底「是」什麼,又「不是」什麼呢?

無障礙設計:重視的是「身障者」

通用設計和無障礙設計主要的不同,在於「對象」和「面向」。無障礙設計考量的,主要是身障使用族群,但通用設計除了身障者之外,也考量其他使用族群,如老人、孕婦和小朋友等。

無障礙設計為身障使用族群消除障礙,通用設計則考量所有使用族群的需要。

生活環境中多數的無障礙設計可能有考量到輪椅使用者,但視障、聽障、肢障與認知障礙等其他身障使用者的需求卻常被忽略。而通用設計考量的對象,也有包括這些使用族群。

另外,無障礙設計著重在功能改善,致力消除障礙;而通用設計不僅考量所有使用者能否使用,也在意使用者是否能打從心裡接受該項設計。因此除了實用度,還會考量設計的美感、使用者操作的舒適度和使用的心理感受等。

然而,通用設計雖可幫助到大多數使用者,仍有些特殊需求,需要靠無障礙設計來輔助,故兩者缺一不可。但無障礙設計可以導入通用設計觀念,讓輔具更美觀、更舒適、避免突顯使用者病徵,考量到使用者心理感受,提升使用意願等。

像一般椅子外觀的便盆椅便是導入通用設計觀念,顧及使用者心理感受,訪客也不覺尷尬。

人因設計:重視的是「人體工學」

至於人因設計,考量的主要是使用者的「人體工學」,希望讓使用者以最適當的姿勢或動作去使用,物件的尺寸也要顧及使用者操作時的身體尺寸。

例如,人坐在椅子上,「人因設計」的椅子需要考量椅面距地高度、深度與舒適度等,讓人可以用最舒服的姿勢坐在上面,腳不應該懸空,膝蓋也不該高於大腿。然而,人因設計比較像是設計的基本原則,通用設計則是還要考量到不同身體尺寸的使用者,或許是一張可調整椅面高度的椅子,讓不同腿長的人都能坐得舒服。

社會設計:以設計解決社會問題

社會設計簡單來說,就是以設計來解決社會問題。而社會問題很多,不論是全球暖化、空氣污染、環境破壞、貧富差距或資源不均,只要是能透過設計解決任何一種社會問題,都是一種社會設計。

從這個角度來看,通用設計考量一些特殊使用族群的需求,從同理心去進行設計,提升所有使用者的自主能力,在高齡化社會解決了一些長照問題,自然可謂是一種社會設計。但兩者的設計重心還是不太一樣,通用設計是以「使用族群需求」為主要目標,社會設計是以「社會問題」為主要目標。因此,不能說社會設計等於通用設計,也不能說社會設計是一種通用設計。

原始來源:天下獨立評論 余虹儀專欄 「說到底,什麼是通用設計?

此文正式取得「獨立評論@天下」授權刊登

自助操作系統應滿足新手與熟手的需求

匈牙利火車自助購票系統有快速購票的介面選項

科技發達、人力缺乏的時代,越來越多無人商店與自助操作系統(Kiosk)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之中。停個車,要使用自助繳費系統,借個u-bike也要先用自助操作系統進行悠遊卡設定。醫院有自助掛號批價繳費機,高鐵或台鐵車站有自助購票機,各家便利商店也都有自助操作系統,影印、購票或寄貨都可以自己來。

然而,我們也經常看到很多民眾在機器前「卡關」。無論是繳費、掛號或購票,在操作過程中產生挫敗後,往往還是仰賴櫃檯人員或志工協助。這呈現出自助操作系統在介面設計上存有不少問題。

「初次」和「熟練」使用者的需求大不同

長久以來,自助操作系統為了避免初次使用者操作錯誤或失敗,大多採取一步一步的操作方式,也就是一次只讓使用者思考與回答一個問題。然而,這種做法會讓熟練使用者感到繁瑣囉嗦。例如列印一份文件,要先用好多個畫面解決下列問題:要印黑白還是彩色?A3還是A4?要不要放大縮小?要印多少張?對已經熟悉流程的使用者來說,很容易感到不耐。而大多數使用者可能都是要列印黑白、A4與單張文件,如果一開始就給使用者這個預設組合,或許可以更快完成任務,也不容易出錯。

由於初次使用者可能無法一次處理太多問題,熟練使用者卻傾向快速操作完成任務,因此可考慮提供快捷鍵的方式,讓熟練使用者可以加速流程,而初次使用者仍可維持原本的操作步驟。像是匈牙利的地鐵自助購票機在介面首頁就有提供「快速購票(Quick purchase)」按鍵,讓使用者可以一次完成選擇目的地、車票種類與張數等設定,對於經常使用或趕時間的旅客,這樣的操作方式可減少使用者不耐,也能提升購票效率。

匈牙利地鐵自助購票機有提供快速購票的功能。

過多選項應簡化或分類

生活品質提升,產品與服務也越來越多。便利商店自助操作系統所提供的服務項目多到讓人眼花撩亂,光是購票就有分交通票、博物館和演唱會等多種票券,使用者不僅難以分辨,瀏覽與查找也頗為費時。

根據短期記憶理論,人在短時間內可記憶的項目大約在數字7,最多是再加、減2的範圍內。然而,很多自助操作系統的服務或功能選項都超過7項。

簡化選項,主要可以避免使用者視覺搜尋時間過長,間接影響其操作意願或任務完成率。但有些選項是無法刪減的,例如台鐵購票系統即使已經先區分出北、中、南、東等區域,但每個區域還是有超過7個站必須列出;又如許多大城市的地鐵購票系統為了因應國際觀光客,往往需要多國語言,也很可能超過7種。

其實,面對選項太多的情況,可以將常用選項與不常用選項進行劃分,常用選項可直接列出,不常用選項都以「其他/更多」的選項收納,有需求者再自行點選。

奧地利地鐵自助購票系統僅呈現3種常用語言,其他語言都放在「更多」的選項中。

一個良好的自助操作系統必須滿足所有使用者需求,不管是初次使用、相當熟悉、有過類似操作經驗等等的使用者,要符合所有人的情況確實不易。因此,介面設計是否有做到「通用使用性」(universal usability)便顯得重要。除了要讓不同年齡、能力和經驗的使用者都能自行完成任務,在不同情境,或是使用不同載具的狀況下,也要有良好的操作體驗。

原始來源:天下獨立評論 余虹儀專欄 「自助購票繳費系統好難用?讓生活更便利的設計巧思

此文正式取得「獨立評論@天下」授權刊登

相關閱讀:〈介面設計應考量通用使用性〉、〈通用介面同時滿足新手與熟手〉、〈複雜介面的選項與流程應簡化或分類

「讓大家都可以用」很重要

橫式門把

在推廣通用設計觀念時,偶爾會聽到有人質疑:「你說的特殊使用族群人數又不多,也不是我們產品主要目標族群和服務對象,為什麼還要花時間特別考慮這些人的需要?」

然而,很多人可能沒注意到,自己在某些生活情境下,與這些特殊使用族群其實有相同或相似的需求。這時,通用設計的巧思不僅讓人感到貼心,更可能因此帶來創新的用品或服務呢!

單手撐傘或抱小孩只剩單手能做事

例如,在經常下雨的台灣,特別是最近的梅雨季節,或是夏日午後雷陣雨,路上行人往往一隻手撐傘,只剩一隻手得空。在這種時候,撐傘的一般人就跟失去一隻手的肢障者很像。如果在包包裡的手機響了,要怎麼只用一隻手打開包包,拿出手機順利接聽?這時,一個通過設計做得容易開關、單手即可順利使用的包包,就是許多人的需要。

另外,很多爸爸媽媽在照顧嬰幼兒時,經常一手抱著小孩,只能空出一隻手處理其他事情。像是幫小孩換尿布時,一邊要處理亂動個不停的寶寶,另一邊又要拿濕巾幫寶寶擦屁股,處理髒尿布再換上新的。這時,標榜「單手即可開啟」、方便抽出的濕紙巾,對爸媽來說就很重要。

每個人都有行動不便的時候

又如,當手上有汗水,或是剛洗了手、抹了乳液或護手霜,滑滑的雙手要開喇叭鎖門把,是不是就覺得有點困難?這時,你的情況其實就跟握力不足的老人家一樣。不過這個問題也可以靠設計解決,只要家中採用橫式門把,就可以避免困擾。甚至在雙手提滿物品時,也可以不用空出雙手來轉開門,只要用手肘、臀部等部位將門把往下壓一下,便可打開了。

比起圓圓的喇叭鎖門把,橫式門把更容易輕鬆開啟。

很多時候,我們也是「特殊族群」

這樣想一想,我們生活中其實有很多情況,都會讓人產生短暫的行動不便或感官失能。比如拉著行李箱、扛著腳踏車、推著娃娃車,你的狀況是不是跟乘坐輪椅無法爬樓梯、必須靠輪子與斜坡才能移動的人有點像?身處在交通吵雜的地方接聽電話,就算聽力再好可能都無濟於事,是不是也能稍微體會重聽者的感覺?或者方向感不好的人,就算看到一大張詳細的地圖,也找不出自己的位置,無法辨別圖標資訊,彷彿另一種視障者……。這些時候,如果有任何能幫助到這些特殊使用族群的設計,你碰到的困擾也能夠被解決。

一段斜坡道不只幫助輪椅使用者,也幫助攜帶行李和推著娃娃車的人;能夠傳送圖文訊息的通訊軟體、可以面對面通話的智慧型手機,不只幫助聽障者,也讓很多人在無法說話的時候,都能與人溝通;附有語音功能告知使用者所在地、周邊設施與方位資訊的導覽地圖,不僅幫助視障者,也讓看不懂地圖的「路痴」可自行理解。

日本有些導覽地圖上不只有點字,還有語音功能可聆聽。

若是我們始終只認為「特殊使用族群是小眾,不必在意他們需求」,而逕自以「一般人」的習慣進行設計,反而可能在這些特殊狀況下讓使用者感到不便。相反的,能夠多設想不同族群的使用習慣、在小細節上注意,則會為使用者帶來更貼心的感受。

原始來源:天下獨立評論 余虹儀專欄 「「讓大家都可以用」有多重要?廠商的細心與貼心,就隱藏在細節設計中

此文正式取得「獨立評論@天下」授權刊登

相關閱讀:〈跨世代的設計需要同理心與換位思考〉、〈想改變對方要先換位思考〉、〈不同使用族群模擬體驗

考量視障者行走的安全

天橋樓梯下方沒有做遮擋設計,視障者在人行道行走時很容易撞上

試試看:如果閉上眼睛,從家中走到附近的便利商店,短短幾分鐘路程,你可以安心且安全地抵達目的地嗎?

仔細檢視我們生活的環境,經常出現各種障礙物。如隨意停放的汽機車、騎樓的堆積物、人行道的凸出物,甚至交通建設和公共空間的設計,本身就伴隨著障礙,明眼人若不小心都可能會撞上,更別說視障者該怎麼閃避這些危險了。

在設計上提供「非視覺」的線索很重要

天橋的樓梯下方常常沒有做任何遮擋設計,使用導盲杖的視障者會以為前方沒有障礙物,很容易就撞上了。現在有很多特殊造形或結構的建築物,也常在設計時忽略了提供視障者行走所需的線索。

天橋樓梯下方無遮擋設計,很容易讓視障者撞到頭。

其實,任何建築物在形成斜面的時候,都應注意下方的設計,也就是提供看不見的人一個可感知的「邊界」。要產生邊界的做法有很多種,例如可在斜面下方地面做出一段稍微突起的物件,讓視障者能意識到前面有東西,就能避免走到斜面下方撞到頭。這個物件只要能讓導盲杖可以感知到就好,並不需要拉高到屏蔽視線,甚至也可以採用半透明材質,把視覺的影響降低。

日本某車站前的傾斜柱子下方設有欄杆,可避免路人不慎撞到。

視障者也可以用「看」的

提到視障者,很多人都會想到全盲的人,也會想到點字。然而,「視障者」並非是指完全看不見的人,舉凡全盲、弱視、視覺功能有所缺損等等,皆可統稱為視障者。尤其是很多並非全盲的人,如白內障、老花眼、黃斑部病變、飛蚊症與青光眼患者,通常不會學習點字。大多數有學習點字的人是先天或從小失明的人。因此,重要的交通和動線標示不能只提供如點字這種非視覺的資訊,也應提供一定程度上以視覺呈現的資訊,讓弱視的人也能看得清楚。

另外,如果要使用點字,也要注意點字本身是有分不同語言的,使用英文、日文或中文的人,所使用的點字也是不同的。因此,如果要讓外國盲人也能理解,就需要使用英文的點字。當然,非視覺的資訊不只有點字,提供語音也是一種形式。

在扶手的方向資訊上只有提供點字是不夠的。
同時提供文字與點字方向資訊的扶手。

認識並了解導盲犬的需要

根據台灣導盲犬協會的資料,台灣目前約有42位導盲犬使用者。訓練合格且配對成功的導盲犬的數量雖少,尚無法滿足台灣有需求的使用者數量(至少需要600隻),但導盲犬確實存在於我們的社會之中,未來也會陸續增加。

因此,大眾對導盲犬都應有基本認識,包括不餵食、不干擾、不拒絕導盲犬,以避免在公共場所遇到導盲犬時,影響其工作的執行。現在有越來越多公共場所有「歡迎導盲犬」的標示,部分大眾交通工具也有考量到導盲犬所需的乘坐空間。

有些公車設有歡迎導盲犬的標示與乘坐空間。

原始來源:天下獨立評論 余虹儀專欄 「樓梯、天橋、傾斜的裝飾柱……這些不注意的小角落,對他們特別危險!

此文正式取得「獨立評論@天下」授權刊登

相關閱讀:〈視覺障礙的種類與困擾〉、〈視覺以外的感官洞察力〉、〈五感減一洞察訓練

門牌設計的通用設計考量

台灣的門牌

新北市新的門牌設計(2019年3月底)引發了廣大討論,重點不外乎:新的門牌設計樣式美感欠佳,且功能不如現有的門牌。美感的部分也許各方看法不一,但新門牌的「功能」很明顯存在了不少使用上的問題。

其實,從社會需求的角度看來,門牌的設計應該導入「通用設計」,考量到所有使用族群的觀看能力與使用需求。

在馬路上即能觀看清楚,是門牌設計的一大重點。

先釐清門牌設計的使用族群

提到門牌的使用族群,大家很自然地就會先想到郵差。郵差確實經常需要依門牌投遞信件,但郵差通常都有固定送信的區域,做久了便會很熟悉該區的地址與住家。反而是不太熟悉、初來乍到的訪客,很仰賴查看門牌。

而任何人在觀看門牌的時候,不是在交通工具上(比如坐在車內),就是走在路上。像是計程車司機、汽機車駕駛、搭公車或走在人行道的民眾等。因此,能在馬路上就看清楚,將是門牌設計的一大重點。

文字大小和顏色對比是基本考量

門牌屬於說明性標示,文字資訊不宜過多,文字大小也不能過小,同時,必須將觀看距離納入考量。根據日本國土交通省公共交通機關旅客設施順暢移動整備方針,若觀看距離為4~5公尺內,建議字體高度應大於20mm,而門牌便是屬於這樣的觀看距離。

此外,字體的選擇應避免使用筆畫較細的明體,在觀看時才不會產生筆畫斷掉而無法辨識的狀況。當然,直接使用通用設計的字體,就可避免上述情況。

除了文字大小與觀看距離,說明性標示在進行色彩設計時,也應避免使用過多顏色,特別是多色混雜。另外,文字顏色和底色也需要考量色盲與色弱患者的辨識情況。例如不宜使用紅色文字和綠色底圖,會導致紅綠色盲難以辨識文字。最保險的用法是搭配白色,因為色盲與色弱患者皆能辨識白色,不論是何種顏色文字搭配白底,或是何種顏色底圖搭配白字,都可以看得清楚。同時,顏色對比也非常重要,文字和底圖兩個顏色的明度差應在5以上。

若呈現灰階,資訊仍可清楚辨識,對色盲和色弱患者就無影響。

透過視覺設計提供方向性

在台灣,門牌編號主要是採取馬路兩邊一側雙號、一側單號的排列。因此,看到第一個門牌號碼,便可知悉目標門牌在這排,或是到對面找尋。但在號碼變大或變小的方向性上,就要走一小段,看到兩個以上的門牌號碼才能確定。

為了讓汽車或機車駕駛可以看到第一個門牌,就確知目標門牌的方向,其實也可以在視覺上進行方向性的設計,提供箭頭或類似形式的圖示資訊,也能減少駕駛在路上找門牌產生停停走走,進而影響到交通的情況。

原始來源:天下獨立評論 余虹儀專欄 「好門牌,不用嗎?從「通用設計」的角度,給新北市門牌一些建議

此文正式取得「獨立評論@天下」授權刊登

相關閱讀:〈拿掉顏色檢視視覺設計〉、〈視覺障礙的種類與困擾〉、〈善用「視覺線索」幫助記憶、提升效率〉、〈視覺以外的感官洞察力

同時滿足不同使用族群的需求

鋪設導盲磚時預留了輪椅通行的路徑

不同使用族群的需求應共同考量

在推動無障礙設計時,很多人關注的通常是特殊使用族群的需要,比如針對輪椅使用者、視障者或聽障者的各自需求。但有時,不同需求間會產生衝突或矛盾,「導盲磚」的問題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台灣的無障礙環境為了友善視障者,多採取鋪設導盲磚的作法。然而,凹凸不平的導盲磚常影響輪椅使用者的通行,特別是不堪顛簸的脊髓損傷患者,更是辛苦。有些單位因此開始撤除導盲磚,但又反過來使得視障者走在人行道上心驚膽顫。

這樣的兩難有解嗎?其實,如果導入通用設計觀念,在設計初期就同時考量輪椅使用者與視障者的需要,就能發展出兩全其美的作法。

例如日本福岡市地下鐵七隈線2005年完成的車站,在較寬的閘門前方特意去除部分導盲磚,維持導盲路線,但預留輪子通行的區域,讓輪椅通過時不會因為碰到導盲磚而產生震動,但又能讓視障者順利行進。

日本福岡市地下鐵七隈線車站考量輪椅通行,去除部分導盲磚。

滿足多方需求可能產生創新作法

如果把思考的範圍擴大,其實導盲路線不是只能設置凹凸不平的導盲磚,還有其他不同作法。例如使用和路面色調有明顯對比、能讓弱視者看見的顏色方便辨認;能讓全盲者用導盲杖或腳部觸覺進行辨識、但不影響其他用路人的形狀設計;甚至具有明顯邊界感的花台,也可以幫助引導方向。

最近交通部與內政部營建署就合作推出「導盲斑馬線」計畫,在斑馬線旁邊畫出兩三條垂直標線,比傳統標線略為凸起。一般斑馬線只有厚度0.2公分,導盲標線則有0.6公分高,這樣的設計能方便視障者感知斑馬線的正確方向。這個計畫目前已經在台北市、新北市與桃園市等地試辦中,如果測試結果良好,將會納入正式法規。

交通部與內政部營建署推出的「導盲斑馬線」正在試辦中。

不應忽略或影響一般大眾的需求

除了設置導盲磚產生的衝突,給視障者的點字也是一個問題。以往設置點字常常直接放在圖片或文字上方,反而影響到明眼人的閱讀觀看。不過,全球落實通用設計最徹底的國家──日本,則會使用透明無色的材質,即使放在文字上也不會影響閱讀。

使用透明無色的點字,不會影響明眼人閱讀。

可以說,要進行設計考量或服務規劃時,需要先確立使用族群有哪些,再盤點這些族群的需要。若是有相同困擾的部分就進行整合,一併解決。例如老人家因年長退化,小孩因尚未發育完全而握力較差,有些身障者則因手指不靈活不易握住原子筆,若能設計出不需要太用力就能輕易握住、且不容易從手中掉落的原子筆,便能掌握這三個使用族群的共同需要。

原始來源:天下獨立評論 余虹儀專欄 「人行道上,該不該放導盲磚?

此文正式取得「獨立評論@天下」授權刊登

為老年生活預作準備

透過生活中的物品進行老年人模擬體驗

提到為老年生活預作準備,很多人都會先從財務管理、退休計畫等經濟層面著手。但老年生活不能只考量物質的滿足,更重要的是身心的健康。而身心健康的基礎若能從年輕時期就建立,對老年時期所經歷的生心理變化能提早有所認知,面對老化的種種挑戰,能減少手足無措的情況,甚至對老年生活會有更高的自主意識與能力。

因此,建議不妨在年輕或中年時期,透過老年人模擬體驗、常見病症的理解與預防這兩種方式,為老年生活預作準備。

模擬體驗,了解老年人的生活挑戰

透過老年人的模擬體驗,可以了解老年人的行為能力受限情況,以及因此產生的生活挑戰,並開始留意生活環境的設計與服務,未來在迎接老年生活之前,不論是在居家環境,或是生活器具等方面,都能事先做好適當的規劃。對於老化會帶來的生理變化,包括握力不足、手腳關節不靈活與肌力退化等情況也會較有感,可進行相關的訓練,降低老化帶來的影響。

老年人模擬體驗可了解老年會面對的行為不便與生活挑戰。

了解老年常見病症,做好生心理準備

很多人等到年紀大了,生病了,才對一些老年人常見病症如糖尿病、高血壓與失智症等有初步理解,屆時很多生活及飲食習慣都已經很難改變。如果在青壯年或中年時期就能對這些病症有所認知,不僅可預作防範,真的發生初期病徵時,也能儘早發現與掌握。例如心肌梗塞與中風等急性症狀都有其黃金救援時間,若能自我留意,早一點發現徵兆或求援,或許送醫後的結果會大不同。

另外,目前尚無法根治的失智症不僅會降低患者的行為能力,認知能力受到的影響更大,甚至會慢慢失去自主能力。若能在老年之前培養記事習慣,甚至運用一些工具,如常用物品擺放在固定位置,每天應處理事務寫在便條紙上,或是透過手機拍照等方式避免遺忘。這樣一來,即使年紀大了,記憶力逐漸退化,也能自我掌握日常生活事務。

用手機拍照做紀錄,將來遺忘時可藉此回想。

準備不僅為了自己,也為了家中長者

很多人或許會覺得,自己離老年還很久,有必要在年輕時期就開始為老年生活預作準備嗎?然而,對老年人的身體狀態、行為認知、心理感受、常見疾病、生活環境與飲食需求等有所了解,不只是為了老年的自己能健康老化,也可以因此同理家中長者的生活困擾,並進一步思索如何改善居家環境、選擇通用設計商品、提供身心健康關懷與老年疾病預防知識等,讓老人家降低生活意外與健康風險。

原始來源:天下獨立評論 余虹儀專欄 「變老之前,你準備好了嗎?

此文正式取得「獨立評論@天下」授權刊登

相關閱讀:〈不同使用族群模擬體驗〉、〈想改變對方要先換位思考

對「輔具」的正確認知

萬用開瓶開罐器

每個人都有需要幫助的時候

很多人沒有意識到,我們每個人都經常需要幫助。即使是年輕力壯的人,也會有需要他人幫忙或物品輔助的時候。例如,當雙手溼滑,無法打開喇叭鎖的門把時,需要有人幫忙開門;不只輪椅使用者,推娃娃車和攜大件行李箱的人也需要經過捷運較寬的閘門。

推娃娃車和攜大件行李箱的人也會需要較寬的閘門通行。

不只老年人或身障者需要輔具

同樣的,也有很多人對「輔具」的認知,是身障者、老年人或病患才會用到。但一般人在生活中也經常會有使用輔具的需求,甚至有些輔具已經很普及了。比如作為矯正視力輔具的眼鏡,已經成為不少人的日用品;而開罐器這種輔具也是家庭必備,增加了生活的便利性。

最早作為輔具的開罐器,現在已成為日用品了。

然而,正因為很多人覺得輔具是失能者才需要,導致錯過一些「預防甚於治療」的時機點。例如,通常要到了家中有行動不便、無法自己洗澡的人,家屬才會買「洗澡椅」,方便讓他們坐著,由看護或家人幫忙洗澡。但其實健康的老人及孕婦也非常需要使用洗澡椅,因為他們都是跌倒後,身體狀況較容易產生嚴重後果的族群。若是這些族群及其家屬有此認知,便能降低意外發生的機率。

輔具設計應多注意美觀及舒適度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明明有需求的人,會排斥使用某些輔具或醫療用品,更不用說認為自己「沒那麼需要」的人。這部分就得從輔具和醫療用品的設計談起。大多數輔具和醫療用品都著重產品功能或醫療功效,而忽略了外觀美觀與使用舒適度,加上經常凸顯病徵感,讓使用者感受不佳,自然不願使用,就算是不得不用的人,也可能影響自尊。

例如,有些老人家不願意拿拐杖走路,主要是使用拐杖象徵年紀大、老化等,所以寧願拿雨傘來代替拐杖做支撐。有的雨傘設計就特別在底端處加寬,讓傘直立時也有拐杖的支撐功能,但畢竟還是無法完全取代拐杖,長期不當使用,甚至可能讓老人家的行走能力每況愈下。奇怪的是,像卓別林的柺杖,為什麼不會讓大家聯想到年紀大,而被認為是紳士的象徵?或許,如果拐杖的設計能更有質感,甚至如眼鏡一般成為時尚配件,也可以改變老人的接受度與大眾觀感吧!

改造後的雨傘仍無法取代拐杖。

輔具設計應考量使用者心理感受

輔具與醫療用品的使用者,經常是已失去某些能力或是正遭受病痛折磨的人,因此,我們更需要將使用者的使用感受納入考量。不論是在輔具的設計和行銷方式上都應該特別注意,才能提升使用者使用輔具的意願,帶給他們更多的關懷與安全感 。甚至如果能在設計上讓更多人覺得「用這個東西不錯」,有需要的人也不會那麼排斥了。

很多方便、好用的產品,最初都是針對感官或行為能力較差的人,提升他們使用的便利度而設計的,一般人使用起來自然就更輕鬆。因此,在進行設計及環境的規劃服務時,若能發掘更多使用族群的需求,解決他們的不便,不僅能提升設計的包容度,也能擴大市場、讓使用者更滿意。

原始來源:天下獨立評論 余虹儀專欄 「需要幫助並不丟臉!讓更多輔具坦然走入生活

此文正式取得「獨立評論@天下」授權刊登

想改變對方要先換位思考

有兩個人坐在低矮的花圃旁

日前的公投結果,有人滿意、有人不滿意,但民主社會包容所有的聲音,也尊重所有人的選擇。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聲音被聽見,自己的選擇被認同,要怎麼做呢?

很多時候,要說服不同意見的人,需要的可能不是知識、理論或真相,而是「換位思考」。如同〈我們想要的不是冰冷的醫療場所,而是一個「像家的地方」〉這篇文章所提及的:一個安養中心的業者,勢必希望每一位入住者都可以住得長久,而「一個像家的地方」,才可能讓人願意住下來。這正是設計師能說服業者,也能堅持設計的一個切入點。

想改變社會,必須說大眾語言

看了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今年的畢業作品,主題有很多社會議題和自我探索,其中好幾組作品都很完整、有創意,而且是直接實作,甚至思考了永續的可能性。例如,倡議白海豚保育及捐款認領垃圾量的「生存遊戲」、希望大眾正視憂鬱症患者的「熊熊鬱見你」、探討與正視孤獨的「獨白」,以及更多飼主了解貓狗行為問題,以減少棄養的「浪」都很棒!

這些學生發揮自己所學,透過資訊系統化或圖像化,再加上數位行銷的方式,呈現一些重要但鮮少被重視的議題。除了凸顯這些議題的重要性,發現學生多會透過資料搜集、相關人物訪談等方式去釐清或求證,而非以自己認知的知識進行宣導。另外,有些比較複雜或冷門的知識,學生也會採用繪本、圖像化等比較吸引人的方式來表達,讓大眾可以快速理解與吸收,進而支持一些觀念或議題。

學生作品「浪」點出棄養問題與主人不了解貓狗行為的關係。

想改變城市,從路上觀察開始

除了透過資訊與知識的整理分析、行銷擴散來傳遞一些社會議題,讓更多人接觸與關注,也可透過觀察的方式來發掘生活問題、找出根本原因,進而改善我們的生活環境。透過「路上觀察」的累積,可以轉化為城市創新的能量,讓我們的社會環境更美好。

「路上觀察」是指針對路上的某一事物進行大量的觀察,透過記錄、整理與分類等方式,洞察出該事物的一些脈絡。例如,大量觀察城市中的樹木,便會發現樹木經常穿過建築物或撐破人行道磚,這顯示出城市的樹木普遍生長空間不足。

城市中有很多樹木穿過建築物生長著。

另外,觀察也不限於具體的事物,有時候觀察城市中人們的行為,也可以發現一些生活環境的問題。例如,觀察城市中人們的「坐」,便會發現有些人自備「可以坐的椅子」,也有人「坐」在花圃邊,這些現象都顯示出城市的暫歇設計或休憩座椅非常不足。

長者自備可坐的推車出門。
兩個人坐在低矮的花圃旁邊休憩。

改變,誰都可以,只要有心

不論是誰,只要有心,都能改變生活、改變社會、改變城市。也許展開一天的無塑生活,或是夏天來場省電大作戰,或者,開始在自家社區進行路上觀察,即使是小範圍的發現與洞察,都是很不錯的「改變的起點」。

原始來源:天下獨立評論 余虹儀專欄 「更好的社會有多遠?想改變對方,必須先換位思考

此文正式取得「獨立評論@天下」授權刊登

相關閱讀:〈跨世代的設計需要同理心與換位思考〉、〈不同使用族群模擬體驗〉、〈為老年生活預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