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人才被忽略:企業打造友善職場的關鍵思維

別讓人才被忽略:企業打造友善職場的關鍵思維

在談職場設計與人力管理時,我們往往忽略了一件事:好的工作環境不只是裝修與設備,而是能否讓每位員工都高效發揮。我曾經聽過視障者表示希望公司優先做到的工作便利措施,只是「物歸原處」這麼簡單;聽障者則指出,希望工作上的溝通能透過 LINE 或雲端文件進行文字化溝通,大幅減少當面交辦可能產生的誤解。這些做法不僅幫助特定員工,對所有人來說也能提升工作效率。

提升工作效率,從小細節開始

友善職場的關鍵思維,就是降低溝通與操作的障礙,讓多元人才一起創造最大效益。在會議中,若有人說話太快、被麥克風或口罩遮住口型,聽障者將無法跟上或查看,其他與會同仁也有可能沒辦法聽清楚,如果能善用語音與文字同步的會議紀錄工具,所有同仁都能自行掌握與理解,會後也有數位資訊可備查或回看。這些小改變其實對所有人都有幫助,不僅減少錯誤,也能加速決策。職場效率的提升,不一定來自高成本投資,而是從日常習慣的調整開始。

照片中主要是一個投影幕,投影幕上面有簡報畫面,右邊站著一個拿著麥克風和簡報器,並戴著口罩在說話的人。
在會議中,發言者講話太快、戴口罩或被麥克風遮住口型,聽障者和其他與會者有可能沒辦法跟上或聽清楚,若能善用語音與文字同步的會議紀錄工具,可提升溝通與工作效率。

失智友善職場:降低認知負荷

除了身障員工,許多企業也需要開始思考「失智友善職場」的重要性。失智症並不等於不能工作,只要進行職務再設計,同樣能讓這群員工發揮價值。例如透過文字提醒、圖像化操作步驟、計數器等輔助工具,降低認知負荷,所有員工在執行任務時都能更容易完成;安裝感應式水龍頭、自動熄火爐具,避免遺忘造成能源浪費或意外發生。這些設計思維並非僅為失智員工存在,而是所有人都可能受益。當一般員工因多工或打斷而失誤時,這些「防錯設計」同樣能發揮作用。

照片中是一個洗手台,有一隻手正在使用感應式水龍頭下方的水。
使用感應式水龍頭,即使有人忘記關上,也不會浪費。

通用設計職場:支持多元人才

打造通用設計的工作環境和友善職場,不只是企業社會責任,更是提升效率與人才永續的關鍵。隨著社會快速高齡化,每一位員工都可能在某個階段面臨體能、感官或認知的退化。如果職場能事先建立「通用設計」的設計思維,打造友善工作流程與環境,不僅能幫助身障與失智員工持續工作,也能讓一般員工在壓力下仍能高效執行,並避免職業傷害或減少工作疲勞。

企業雇主與人資主管若能及早導入通用設計思維,就能打造一個更具包容力的團隊,並在缺工浪潮下更好地留住人才。如何開始?可以參考「通用設計結合職務再設計應用工作坊」,協助您的企業打造一個真正包容、具效率且能吸引人才的職場。另外,讓員工們透過「多感官設計工作坊」了解不同感官能力者的需求,將多感官設計思維與方法應用在工作環境與流程等,也是一種不錯的方式。

相關閱讀:〈破解缺工新策略:從職務再設計打造友善職場〉、〈2020新北市身心障礙就業促進成果展〉、〈善用「視覺線索」幫助記憶、提升效率

破解缺工新策略:從職務再設計打造友善職場

破解缺工新策略:從職務再設計打造友善職場

高齡少子化的浪潮正逐步重塑勞動市場的結構。越來越多企業發現,即使開出更高薪資,仍難以找到合適人選;而現有人力也因過勞、壓力或家庭照顧責任而選擇退出職場。缺工已經不再只是單一產業的挑戰,而是整體社會必須正視的結構性問題。過去,企業常依賴大量年輕勞動力,現今已不再是理所當然。如何在勞動力不足的情況下,讓更多潛在人力回到職場,並且透過職務再設計、制度調整提高生產力、留住人才,將是影響企業能否維持競爭力的關鍵。

要破解缺工困境,企業首先需要從兩個面向思考:

一、從現有人口引導出更多勞動力

許多潛在的人才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包括因育兒或照顧責任而暫時離開職場的中壯年、希望維持部分工時的高齡者,以及身心狀況需要支持的多元族群。如果企業願意提供彈性的工作安排、調整任用標準,並改善工作環境,這些人力都可能被重新連結進職場,成為組織的重要戰力。

例如提供彈性工時、遠距工作、公司托幼資源,可提升育兒家庭的勞動參與意願,並增強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許多中高齡者具備專業經驗、穩定度與責任感,透過職務再設計,他們能在餐飲、製造、服務業中擔任技術傳承或培訓角色,減少訓練成本與流動率。另外,台灣身障者的勞動參與率僅21.9%(113年勞動部統計數據),仍然有進步的空間。企業只要提供 合適的數位工具、工作調整,即可開發出一群忠誠度高、潛力強的勞動力。

二、提升每單位勞動力的生產力

提升每單位勞動力的生產力並不意味著要員工承擔更多壓力,而是善用數位工具、自動化設備,以及更合理的工作流程設計,讓員工能以更高效率完成任務,進而降低人力不足帶來的衝擊。使用機械輔助,可降低員工體力需求。提供清晰操作指引、建立防錯設計或善用數位工具,可以縮短員工訓練時間並降低錯誤率。

另外,推動漸進式退休部分工時等制度,讓員工能從全職逐步轉換為兼職或顧問,企業也能保留知識資本。企業需要的不只是招募與留任政策上的微調,而是一套能夠讓不同年齡、能力、背景的員工都能發揮所長的整體規劃,滿足現代員工,追求工作與生活、經濟與照顧有所平衡的需求。

畫面中右邊是鳳梨酥省力壓模器,黑色的壓模器上面有一個個方形的洞,跟鳳梨酥的大小一樣。上面還有數個壓模的金屬握桿。畫面左邊是一段介紹文字:「鳳梨酥省力壓模器,傳統鳳梨酥壓模器沒有上方的橫桿,支撐點較少,有了特製的鳳梨酥省力壓模器,就能解決壓模時的施力問題,改善長期工作所造成手部痠痛,也能提升工作速度及品質,不僅障礙者適用,相信也是烘焙業者的利器。
使用機械輔助能提升工作速度及品質,不僅障礙者適用,一般員工也可避免長期工作造成的疲勞或傷害。

企業該如何行動?

1. 職務再設計(Job Accommodation)

傳統上許多工作內容是以「年輕且體力充足的員工」為假設,但當職場逐漸呈現多世代共存,企業就必須思考如何依據員工的健康狀態與專長調整任務分配。企業應根據員工的能力與特質調整工作內容,避免「一刀切」的要求。透過職務再設計,某些工作可以拆解成不同層次的任務,讓中高齡或新手員工承擔較合適的部分,再透過團隊合作完成整體目標。同時,也能透過數位工具與自動化技術,減少高負荷或重複性勞務,讓人力被更有效率地運用。

2. 彈性任用與工作制度

許多潛在勞動力之所以無法加入,往往是因為傳統工時或全職要求過於僵化。企業若能開放部分工時、彈性工時、遠距辦公或專案制任用,不僅能吸引中高齡員工與照顧責任者回流,也能讓團隊中不同世代的人才互相補位,形成更具韌性的組織結構。同時,企業也可以嘗試建立多元任用模式,例如設立「高齡人才顧問團」或「跨世代合作專案」,讓資深員工能以顧問或指導角色貢獻專業,避免因傳統僵化的用工制度而浪費人才。

3. 友善職場與工作環境

讓不同年齡與背景的員工都能自在工作的前提就是打造友善職場與工作環境。這不只是設施改善,例如更寬敞的動線、更舒適的照明或操作便利的設備,還包括整體氛圍的營造。許多中高齡員工在現有的職場中,可能會因資訊不透明或文化排斥而感覺格格不入。若能透過簡單明確的資訊傳遞、更人性化的操作介面,以及更安全便利的設施,不僅能提升員工的工作舒適度,也能展現企業對多元人才的重視,才能真正讓員工「留下來」,而不是勉強支撐。

4. 調整文化與共融氛圍

調整文化與共融氛圍是讓上述措施真正發揮作用的關鍵。管理者需要學會如何帶領多世代團隊,理解不同年齡層的需求與價值觀,並在制度上給予公平與彈性的支持。年輕員工若能意識到中高齡勞動力的價值,也會更願意在工作中尋求互補與合作。同時,企業應將「友善職場」的理念與永續發展(ESG)、人資策略、雇主品牌連結,讓這些措施不僅是短期的人力資源政策,而是長期的競爭力投資。

照片的年輕人在跟高齡者展示所做的模型,並說明桌遊的玩法,確認長者是否能理解,詢問他們的意見。
打造共融職場的工作環境與氛圍,可以讓不同世代員工互相尊重、各展所長。

友善職場即競爭力

破解缺工問題不是單靠外部引進人才或加薪就能解決,而需要企業正視人口結構的改變,讓「每個願意工作的人」都能被企業善用。當企業能夠以職務再設計友善職場作為策略,進行轉型與改變,留住並激發不同年齡與背景的人才,就能同時解決缺工危機,且在高齡少子化的挑戰中展現組織的韌性與競爭力。

對企業人資而言,這些不只是理論,而是可以立即啟動的行動方案。若能從職務再設計出發,結合彈性制度、環境與文化改善進行培訓與改變,不僅能在缺工時代吸引與留任人才,也能展現企業對永續發展的前瞻視野。現在正是人資部門重新思考策略的關鍵時刻,若能以系統化方式落實這些做法,將使企業在未來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若想更快將理念轉化為具體行動,歡迎參考 「通用設計結合職務再設計應用工作坊」的企業內訓課程,協助組織系統化落實上述策略,讓人資部門能更快展現成效。

相關閱讀:〈別讓人才被忽略:企業打造友善職場的關鍵思維〉、〈2020新北市身心障礙就業促進成果展〉、〈善用「視覺線索」幫助記憶、提升效率

通用設計結合職務再設計應用工作坊

通用設計結合職務再設計應用工作坊

通用設計結合職務再設計的目的

通用設計是指讓更多使用族群可以接受與使用的設計或服務,例如低底盤公車讓男女老幼、身障人士都方便上下車。運用在職務再設計,就是希望讓更多族群,不論男女老幼、身障人士都能提升自主能力、順利完成職務內容,並考量工作者的心理感受、人際互動,建立友善的工作環境與職務再設計。

職務再設計為什麼需要導入通用設計?

社會快速高齡少子化,台灣在2025年已邁入超高齡社會,而超高齡社會的挑戰之一是勞動力結構轉變,中高齡者比例增加,工作人口老化,企業需進用比現在更多的中高齡者,以維持人力資源的穩定性。近年來有些產業已經面臨缺工問題,如果只想招募年輕人,未來求才會越來越艱難。

各先進國家紛紛採取多項政策因應,包括延長退休年齡、促進中高齡工作者就業等等。如何促進友善工作環境,讓更多還有工作能力的身障者、中高齡者可以投入職場,企業與雇主都願意進用,是當前重要課題,也是我國政府正在努力的方向之一。

勞動部於109年12月4日推動「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禁止雇主因年齡因素歧視求職或受僱的中高齡者,且為協助中高齡者及高齡者續留職場,有強化運用職務再設計、職業訓練、創業輔導與提供補助等措施。因政府單位鼓勵、輔導而進用中高齡者,或是員工逐漸高齡化的企業都有可能會需要做職務再設計。

職務再設計導入通用設計的好處

以往職務再設計多以個案角度去思考,除了為身障者量身打造工作輔具及物理環境等硬體改善,也很重視軟體職務設計,如彈性工時、簡化工作流程及工作內容調整等。但不同的身障者可能有不同的身體及感官能力,可能需要不同的工作輔具或職務再設計,如果能導入通用設計,將能適應更多不同的身障者或中高齡者的工作需求。

另外,許多雇主對進用身障者或中高齡者常抱有疑慮,擔心影響工作效率與產能,若能認識通用設計觀念,促進雇主對身障者、中高齡者有更多的了解,導入通用設計可提高生產力與生產品質。進用身障或中高齡員工而加重其他同仁的負擔,很容易會讓雇主卻步,也影響身障工作者的人際關係。若能導入通用設計觀念,在職務再設計進行通盤考量,並在意相關人員的需求及心理感受,可提升效益。

通用設計結合職務再設計應用工作坊的學習重點

趨勢分析情境模擬為主要形式,讓參與學員能了解高齡少子化社會的人力現況、勞動人力不足的困境與未來,以及認識不同使用族群的種類與差異,並透過不同使用族群模擬體驗、不同使用族群工作困擾探討、職場情境問題與解法規劃等過程,循序漸進產生職務再設計的基本概念,面對不同職務再設計的工作對象能用最簡單的方式去改善工作流程、打造友善工作環境等。

透過人物誌與情境模擬等方式,讓學員很容易掌握不同工作對象的困擾與需求,並產出不錯的工作流程與輔具點子。

通用設計結合職務再設計應用工作坊的適合對象

1. 從事勞動事務、就業輔導相關工作的公務人員

除了解析台灣目前高齡少子化的人力現況,也會說明如何提升勞動力不足的困境與未來,以及導入通用設計思維的職務再設計要注意哪些重點,平時可以用哪些方法演練與落實等等。很適合就業輔導、職務再設計相關工作的人員參加。

2. 雇主、人資主管和人員

很多雇主對進用身障者、中高齡者可能有所顧慮,人資主管也可能會不知道該怎麼著手進用,又或者公司已有身障同仁、中高齡同仁,但卻不知道如何改善工作環境或調整職務內容,讓他們工作不會感到不便,並能順利完成工作。透過工作坊的學習,可以發現建立一個讓障礙者、中高齡者也能安心工作的環境並沒有很難,甚至可以提升同仁們的工作效率、產生更理想的溝通方式或工作模式等等。

3. 設計、職能治療、高齡照顧等相關科系的學生

想了解不同使用族群的需要,學習職務再設計的新思維與感官洞察力的養成方法的師生很適合參加,另外,工作坊採取循序漸進的學習方式,即使只是對這些領域有興趣,沒有設計背景的人也能學得會。

相關閱讀:〈破解缺工新策略:從職務再設計打造友善職場〉、〈別讓人才被忽略:企業打造友善職場的關鍵思維〉、〈2020新北市身心障礙就業促進成果展〉、〈善用「視覺線索」幫助記憶、提升效率

2020新北市身心障礙就業促進成果展

考量視障者與一般人工作效率而調整的工作環境,除了電腦畫面有數位文件呈現、桌面物品歸位,物品也貼有位置突起標籤貼紙。

導入通用設計觀念於職務再設計

近年,個人除了透過「通用設計結合職務再設計應用工作坊」帶領政府勞動部相關同仁與民眾,了解通用設計觀念如何發揮在職務再設計上,擔任身障者倡議「友善工作環境」公民咖啡館的桌長,在宣導進用中高齡者、身障者的雇主與人資主管座談會,跟大家分享如何運用這樣的機會,改善公司內部工作流程與效率等,也協助了「無限職場-2020新北市身心障礙就業促進成果展」無限辦公室展區的規劃。

新北市政府勞工局主辦的「無限職場-2020新北市身心障礙就業促進成果展」,除了鼓勵各界進用身障者,也能看到身障者就業的感想與成果。
在高齡少子化社會,企業進用身障者能產生良好契機,而職務再設計導入通用設計觀點,能發揮更大效益。

將理念視覺化,讓觀者透過體驗來吸收

對於較新理念或知識的推展,在策劃展覽時,絕對不能只是把觀念或知識寫出來。除非對此議題有特定學習目的的參觀者,其他人多半不會把展場中的文字全數看完,就算看完也不見得能全部吸收。因此,個人在進行這類展覽的規劃時,常以視覺化、體驗式兩種形式著手。

以「常見的工作環境」與「調整後的工作環境」兩種情境對照,呈現出友善工作環境對提升工作效率的幫助。
搭配精簡的文字,讓參觀展覽的人在體驗過程中能快速掌握重點,自然學會相關的做法。

情境對照與精簡文案,讓觀者快速掌握

以無限辦公室展區的規劃為例,透過不同的陳列環境作為對照,讓觀者很清楚能看出一般工作環境友善工作環境的差異,並透過體驗過程感受到兩種環境有著截然不同的工作效率,而文案的部分採用淺顯易懂的文字、精簡的篇幅,讓觀者能快速掌握重點、了解做法,不需刻意記憶,即可產生深刻印象。

相關閱讀:〈職務再設計工作坊〉、〈善用「視覺線索」幫助記憶、提升效率〉、〈視覺障礙的種類與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