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友善與失智友善的推進與落實

高齡友善與失智友善的推進與落實

隨著高齡人口與失智症者逐年增加,公共環境與建築在設計之初若沒有考量到這些使用族群的需求,後續著手改善的成本勢必高出許多。而真正的高齡友善與失智友善,不只是設置無障礙設施,應從動線、標示、照明、甚至服務流程全面思考,讓所有來訪者都能安全、便利與安心。

既有建築的改善策略

若非新建築,一樣可以進行高齡友善與失智友善的改善。既有建築可依照改善目標的迫切性、經費及施工規模,分為短期、中期及長期規劃,並以「低成本、短工期、具彈性」為主要原則,讓改善計畫逐步實踐。

短期改善可從標示清楚、動線優化、服務流程調整等低成本且可立即執行的項目著手,快速打造良好、有感的使用體驗。中期改善可聚焦新增或改善設施、空間局部改造、增加多感官輔助等需投入一定經費與工期,但能有效提升整體環境可及性與便利性的項目。長期改善可納入屬於結構性或整體性翻新工程,以利籌措經費或安排適合的施工時期。

公共環境或建築的改善,標示屬低成本且短期可執行完成,能快速提升使用體驗的項目之一。
高齡人口比例增加,展演場地需增設輪椅座位席,這類的空間局部改造可列入中期改善項目。

從推動與落實到提升意識

推動高齡友善與失智友善,不只是改善一個建築物,而是形塑一種能持續擴散的價值觀。不論是推動單位、施工廠商、使用環境與服務的民眾,都會逐漸提升友善的意識。當更多公共空間能以低成本、彈性、多元的方式落實友善環境,便能接近一個更安全、便利且共融的社會。

政府與公共機構來說,友善環境是政策推動與公共服務品質的展現。高齡友善與失智友善可讓醫療與長照場域減少風險,提升照護體驗。教育與文化場域應有更包容的空間促進世代共融、文化平權。而透過友善環境的實踐,能凸顯企業與組織的永續價值、社會影響力。

教育與培訓是推動的關鍵

任何設計與改善,若缺乏人員的理解與落實,效果都會大打折扣。因此,從管理者到第一線服務人員,若能接受高齡友善、失智友善與通用設計等友善環境觀念與應用的培訓,不僅能提升環境品質,也能讓服務更具溫度,公共空間的軟硬體都更友善所有使用族群。

相關閱讀:〈通用設計培訓:公部門、企業與學校必備的核心能力〉、〈以通用設計打造便利與安全的友善環境〉、〈從高齡化到小宅趨勢:建築師與室內設計師必備的通用設計思維〉、〈通用設計與自主能力:高齡社會的關鍵策略

別讓人才被忽略:企業打造友善職場的關鍵思維

別讓人才被忽略:企業打造友善職場的關鍵思維

在談職場設計與人力管理時,我們往往忽略了一件事:好的工作環境不只是裝修與設備,而是能否讓每位員工都高效發揮。我曾經聽過視障者表示希望公司優先做到的工作便利措施,只是「物歸原處」這麼簡單;聽障者則指出,希望工作上的溝通能透過 LINE 或雲端文件進行文字化溝通,大幅減少當面交辦可能產生的誤解。這些做法不僅幫助特定員工,對所有人來說也能提升工作效率。

提升工作效率,從小細節開始

友善職場的關鍵思維,就是降低溝通與操作的障礙,讓多元人才一起創造最大效益。在會議中,若有人說話太快、被麥克風或口罩遮住口型,聽障者將無法跟上或查看,其他與會同仁也有可能沒辦法聽清楚,如果能善用語音與文字同步的會議紀錄工具,所有同仁都能自行掌握與理解,會後也有數位資訊可備查或回看。這些小改變其實對所有人都有幫助,不僅減少錯誤,也能加速決策。職場效率的提升,不一定來自高成本投資,而是從日常習慣的調整開始。

照片中主要是一個投影幕,投影幕上面有簡報畫面,右邊站著一個拿著麥克風和簡報器,並戴著口罩在說話的人。
在會議中,發言者講話太快、戴口罩或被麥克風遮住口型,聽障者和其他與會者有可能沒辦法跟上或聽清楚,若能善用語音與文字同步的會議紀錄工具,可提升溝通與工作效率。

失智友善職場:降低認知負荷

除了身障員工,許多企業也需要開始思考「失智友善職場」的重要性。失智症並不等於不能工作,只要進行職務再設計,同樣能讓這群員工發揮價值。例如透過文字提醒、圖像化操作步驟、計數器等輔助工具,降低認知負荷,所有員工在執行任務時都能更容易完成;安裝感應式水龍頭、自動熄火爐具,避免遺忘造成能源浪費或意外發生。這些設計思維並非僅為失智員工存在,而是所有人都可能受益。當一般員工因多工或打斷而失誤時,這些「防錯設計」同樣能發揮作用。

照片中是一個洗手台,有一隻手正在使用感應式水龍頭下方的水。
使用感應式水龍頭,即使有人忘記關上,也不會浪費。

通用設計職場:支持多元人才

打造通用設計的工作環境和友善職場,不只是企業社會責任,更是提升效率與人才永續的關鍵。隨著社會快速高齡化,每一位員工都可能在某個階段面臨體能、感官或認知的退化。如果職場能事先建立「通用設計」的設計思維,打造友善工作流程與環境,不僅能幫助身障與失智員工持續工作,也能讓一般員工在壓力下仍能高效執行,並避免職業傷害或減少工作疲勞。

企業雇主與人資主管若能及早導入通用設計思維,就能打造一個更具包容力的團隊,並在缺工浪潮下更好地留住人才。如何開始?可以參考「通用設計結合職務再設計應用工作坊」,協助您的企業打造一個真正包容、具效率且能吸引人才的職場。另外,讓員工們透過「多感官設計工作坊」了解不同感官能力者的需求,將多感官設計思維與方法應用在工作環境與流程等,也是一種不錯的方式。

相關閱讀:〈破解缺工新策略:從職務再設計打造友善職場〉、〈通用設計結合職務再設計應用工作坊〉、〈養成好習慣的關鍵:企業與個人的雙贏策略〉、〈善用「視覺線索」幫助記憶、提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