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特殊教育的趨勢是「融合教育」,而我國從102學年度開始,就全面實施融合教育。2023年,為了落實《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特殊教育法》在時隔14年後進行了大幅修正。
什麼是融合教育?目的為何?
融合教育是指讓特殊生和一般生在同一班級中一起學習的教育方式。把需求截然不同的學生放在一間教室裡,還要讓每一位學生都從中獲得實質效益,對所有老師來說都是一項挑戰。這涉及到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育理念、教學結構與策略等全面的改變,應該考量所有學生的能力、需求與喜好,提供公平和參與式的學習經驗。
隨著融合教育的落實,學生有機會與不同背景和需求的同學一起學習、彼此相處,也有機會理解不同的障礙與疾病,老師以更多元、彈性的方式教學,也能讓孩子看見不同學生可能有不同需要,這為培養同理心提供了更多的機會,使學生能夠共感他人,在更友善的教育環境中成長,將來也能造福整個社會。
什麼是通用設計教學?
通用設計教學(Universal Design for Learning, UDL)是考量個體差異與環境因素,來應對高等教育課堂中學生的多樣性和障礙,包括身障者和其他多元需求者。簡單來說,通用設計教學就是強調課程設計的靈活性和包容性,以確保所有學生都能有效學習。
為落實融合教育,教學方式可以導入通用設計教學。透過通用設計教學的實踐,除了可以創造多元的學習體驗,也能建立尊重差異、具包容性的學習環境,保障每個學生的受教權,並能發揮他們的潛能,提供更多平等的學習機會,帶來更多的成長。
通用設計教學的教學原則主要有三項:
- 多種形式的資訊傳達:提供學生各種獲取資訊與知識的方式,例如教材不只以文字呈現,也能用觸摸、聆聽的方式接收。
- 多種行動與成果表現:讓學生可使用多種方式展現學習成果,例如學生可選擇筆試、演出或動手做模型等。
- 引發參與的興趣:例如透過遊戲、設定挑戰與獎勵等,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
![〈融合教育與通用設計教學工作坊〉的上課照片,每個小組成員在老師的工作坊講師的引導下進行討論與發表。](https://udfish.tw/wp-content/uploads/2025/01/IMG_6429拷貝.jpg)
通用設計教學工作坊的學習重點
大多數普教老師接觸特教生的經驗少,加上身心障礙種類眾多,如果有多位不同身心障礙種類或程度的特教生進入班級,在相處與教學上應注意哪些事項呢?
特教老師對不同障別的特教生,大多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但在教學與輔導過程中應顧及特教生的心理感受與人際關係,如何避免採取適用於單一學生的做法而凸顯出差異呢?
普教老師和特教老師在落實融合教育,有不同的挑戰,需要增能的部分也不同,透過通用設計教學工作坊,彼此可以理解如何跨域合作。除了了解通用設計教學原則,在討論與演練過程中,還能掌握通用設計教學的實際應用方式,回到教學現場後,可共同討論出適合目前班級學生的教學方式與教材設計。
![](https://udfish.tw/wp-content/uploads/2025/01/多種色彩及鋪面的桌遊拷貝.jpeg)